【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最应受教育的是家长,不是学生,要让教育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而是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包括爱国、友爱、团结、协同、合作、尊重生命等,这些理念要成为未来教育的底色。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生命从何处来,生命从美的地方来,生命往何处去,生命往美的地方去。如果我们在学校教育当中,在家庭教育当中,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美的体验,我相信他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给每个孩子适合的发展空间,呵护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只是呵护有天赋的小孩。尊重孩子的差异,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好。
作为2020最后一场大咖云集的高端教育论坛,主题为“尊重生命,回归教育本源——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第十四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12月29日在沪举行。
这场论坛“大咖云集”,从名校校长冯志刚、李志聪、卢慧文、万玮,到跨界名人张文宏、陈辰、樊登,诸多重量级嘉宾一起畅谈观点、各抒己见、思想碰撞、火花频现。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教育的本源是什么?
理想的教育又是怎样的?
——只追逐名校和分数,那注定失败,
要打抗疫精神“综合牌”
作者|白羽
来源|第一教育
张文宏:要打抗疫精神“综合牌”
论坛上,作为压轴出场的“神秘嘉宾”,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从抗疫精神中与大家探讨教育的本质。
“教育不好谈,一谈教育,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因为每一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张文宏就直言,一方面,现在人们都在谈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全世界都在推崇名校。不想进名校,那是虚伪。上海基础教育有所谓的“四大名校”是精英教育。但“精英教育”不能概括教育的全部。教育不能仅有名校,教育应当让生活在不同城市、不同层面的人都感觉舒服、都感受尊严,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作为医生,这次疫情期间我回答了无数次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城市的新冠病死率趋近于零?”张文宏在论坛上揭晓了这样一个医学界的秘密。他说,中国的医疗资源非常不充分,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很好地控制了新冠的病死率,那是因为我们举整个城市之力集中医疗资源,用在为数不多的病人身上。我们将生命至上这个原则,落实到了每一个个体,不计成本地付出。张文宏认为,“尊重生命,让人有尊严,无论在医疗和教育界都很重要。让考不上名校的人也能在社会中感到舒适,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充分尊重生命。”“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什么?是合作协同。”张文宏说,“在现在中国的教育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绩是最好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竞争者踩在在脚下。今天如果不去教育大家的合作性,不去教育大家的协同,即使培养出一个非常高分数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仍然要失败。”“我希望大家从抗疫精神里面,探讨教育的本质,让每一个学生在看到的不只是成绩,而是与人协作,通过共赢共同成长。”张文宏认为,中国的教育必须打疫情精神的“综合牌”,这是这次抗疫斗争给我们的很大启示。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而是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包括爱国、友爱、团结、协同、合作、尊重生命等,这些理念要成为未来教育的底色。对于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张文宏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全球疫苗接种推进顺利,疫情最好情况下在2021下半年就会得到控制,如果不能迅速推进,明年上半年仍然是‘不好过’的。”张文宏表示,到2021下半年,疫苗的安全性数据、疗效数据都会逐渐清晰。同时他表示,世界上还有很多不能生产疫苗的国家,需要中国、美国、欧洲不断开展合作。“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接种,达到一定的接种比例,这个疫情会没完没了。” 在他看来,如果全球疫情不能得到很好控制,最终经济会受到极大打击,所以明年下半年的疫苗接种极为关键。“全球疫情能否最终得到控制?最核心的一点应该是全球的协同抗疫。”张文宏表示,此次疫情中,全球人民要团结在一起,任何国家希望与中国“脱钩”,或是贬低中国,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对的。“反过来,我们对世界各个国家要培养尊重、互相沟通,全球的协同抗疫是我们这次疫情最终得以很好控制的最后一个关键武器。”张文宏说,现在已不可能要求全世界像中国这样抗疫,但通过协同抗疫,通过疫苗接种,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现在大家似乎都在破解教育的奥秘,特别善于拆解学生,把孩子当做一辆辆可拆解、可还原的‘汽车’,比如,把学生的学业拆解成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跳绳等分解指标,对症下药,逐项提高。但却发现,不光老师和家长都特别累,孩子还是依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很多问题。”樊登读书创始人、首席内容官樊登在论坛上阐释了他心中的“理想教育”。他认为,教育首先要有爱。家长现在对孩子经常做的事常常是“恐吓”和“交换”,破坏的是孩子获得无条件爱的感觉。当一个人没有爱的感觉,他的内心会缺乏力量,难以对社会做出贡献。其次,教育要让人有价值感。要让孩子自信“我觉得我行”“我觉得我能解决问题”“我觉得我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但很多家长在对付孩子的时候,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打击孩子的价值感,让孩子觉得有压力,如果做不到,就天天用贬损孩子的方法来责备他,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惧和焦虑状态。第三,要让受教育者具备终身成长的心态。要让学生懂得,遇到挫折和困难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自己愿意在这个困难和挫折中再学习、再奋进。“假如在孩子三岁以前或六岁以前,就把上述三条教育理念牢牢植入内心,这个孩子根本用不着家长去‘多管’,他们会成长得很好。所以,最应受教育的是家长,不是学生,要让教育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樊登说。“一提到主旋律、提到英雄,很多观众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距离感。”东方卫视主持人、栏目制作人陈辰在论坛上表示,媒体在做主旋律宣传教育时,要尽量避免陈旧的话术,说“人话”,寻找和挖掘人性的光芒,让观众能够取得共鸣。在陈辰制作的《闪亮的名字》这档节目中,有一期讲江姐。“大家印象当中,江姐就是怒目横眉,但通过我们真实的寻访,江姐是一位爱时髦,爱漂亮的姑娘,她出门的时候因为怕爱晒黑,带一把遮阳伞,在大学里是一个学霸,非常受同学们的喜欢。”陈辰说,节目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江姐在她的丈夫牺牲之后,为了继续工作,把自己两岁的孩子托付给他的战友。她把她和丈夫的照片塞在孩子的小包袱里面,自言自语地说,“一个两岁的孩子将来能记得起她父母的样子吗?”“在江姐成为烈士之前,她首先是一个女人,是一个母亲,这是观众能够理解的。在痛苦、挣扎、煎熬当中,她的选择才能真正折射出民族大义。”陈辰说,“我们在传播主旋律的过程中,要尽量创造一些好看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能够让他主动想要理解英雄,靠近他,甚至成为他。”“在新时代,美育是面向人人的,美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面向创造力的美育是未来教育的核心。”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在论坛上指出,新时代的美育具备四个层级的教育架构。第一是审美教育,是认知美、发现美的教育,让我们成为具有审美素养的人。第二是情操教育,是关乎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让我们成为有品格的人。第三是心灵教育,是塑造人格、培育爱心的教育,让我们具有大爱意识。第四是创新教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使我们成为有创造力的人,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推进文明发展的人。 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全面而个性发展,我理解就是为丰富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全面教育。现在我们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五育失衡的问题: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不充分、不平衡、不融合、不贯通。”关于个性发展,个性载体是个体,我们教育对象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有生命的个体,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是多门类的、多规格的、多层次的,而青少年无论是脑力、体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必然呈现个体的特征。戴立益认为,“全面发展包含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从创新角度来讲,个性不一定导致创新,但是没有个性肯定不能创新。”“追求卓越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名校做的最多工作就是呵护。”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在发言中指出,上海中学是一所充满活力的百年老校,所获得的各项国际竞赛奖牌颇多。“但竞赛指标不是名校的唯一指标,在上海中学,最重要的指标是:任何两个人都是平等的。”“给每个孩子适合的发展空间,呵护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只是呵护有天赋的小孩。”冯志刚说,尊重孩子的差异,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好。“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李志聪在发言中指出,“单纯的成绩和排名不是科学的评价,我们不是要在学生的书包里放一个鞭子。我们应该通过科学评价引领科学育人,引导孩子追求‘卓然独立、越而胜己’。”“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任重道远。”据李志聪介绍,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素养手册中记录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感悟;包括T值评价,考察学生在原有成绩上的增减幅度;包括特殊奖励评价,鼓励那些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执着努力的学生。 “著名哲学家康德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学概念叫‘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比如说我们到大自然中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我们觉得那特别美,我们被大自然的美震撼。大自然的美满足了我们审美目的。但是大自然呈现出来的这种美有目的性吗?它没有,没有人看,它依然是这个样子。”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总校长万玮在演讲中表示,“今天当下的教育,正好反过来,我觉得是‘有目的的不合目的性’。比如说今天学习就是要考试,不考就不学,我们上兴趣班,学舞蹈、奥数,是为了考级和比赛。这偏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我觉得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学生来说,美育有可能是一个突破点。”万玮指出,“生命从何处来,生命从美的地方来,生命往何处去,生命往美的地方去。如果我们在学校教育当中,在家庭教育当中,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美的体验,我相信他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惠文在论坛上分享了一次自己的研究:不是看“学校开得出多少选修课”,而是看“学生有多少选修时空”;不是看“配置了多少专用教室”,而是看“专用教室每周利用率”;不是看“校队得了多少奖”,而是看“音体美老师在校话语权和待遇差距”。